防伪印刷有哪些

1.凹版印刷
 
凹版的图大低于印版的版面,而且凹下的版纹还有深浅之分,以此表现图文的高低、吸附油墨的厚薄,故印出的图案可成三维图像,立体感强,用手触摸有凹凸感。凹版印刷在19 世纪末即用于印钞,到20世纪中叶以后又研制了多色凹印技术。我国人民币在正面的行名、名片印刷面额、盲文和少数民族文字以及国徽与头像等均采用了凹印技术,用手触摸即可感知。
 
2.彩虹印刷
 
图案的主色调或背景的线条由不同的颜色组成,但线条或图像的颜色变换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显的界限,犹如天空七色彩虹颜色的渐变,故名彩虹印刷。我国1990年版百元人民币正面背景底纹图案线条的颜色从橙黄向橙红、红、绿、蓝逐渐过渡,即应用了此技术。
 
3.花纹对接
 
这是一种底纹印刷的技术,有两种形式。一是满版印刷花纹图案,当货币或票据按规定的尺寸裁切后,切口边底纹上原有的花纹线条已不完整,但如果把两个切口边对接,又可组成一幅线对钱、图对图的完整底纹图案。如我国1990版百元人民币正面左右两边的底纹图案和香港汇丰银行发行的千元券均采用了这一技术。我国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百元、二十元和十元券在正、背面的两边均采用了花纹对接技术。第二种是在印品的四边印有切边标记,将这些标记正面对折,纹线完全吻合,如荷兰盾钞票。
 
4.对印
 
  钞票或其他票据正背两面同一部位相对应的图案透光观察,笔记本印刷完全可以重合,或是正背两面的部分图案透光观察后又通过互补,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新图案。两面互补的对印已见于德国马克钞票上的“D”标记。人像对印见于法国法郎正背面的人像。我国1980和1990年版的5 元、2元。1元人民币正面左侧盲文旁的花纹图案采用了对印技术。我国第五票百元和十元券人民币(1999年版),在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均有一圆形图案,迎光观察时,正、背面的图形阴阳互补,组成一个对印的完整古钱图案。
 
5.接线印刷
 
在印刷花纹的同一条线上出现两种颜色彼此连接时,其变色的连接处两种颜色既不能有空隙又不能重叠或错位,这需要有精密的设备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我国已能一次完成4 种颜色花纹图案及其线条的精确对接。我国第五套人民币十元券正面左下方的数码采用了红黑两种颜色接线印刷,有的可见一个阿拉伯数字由红黑两线对接组成。
 
6.多色迭印
 
在接线印刷的基础上,再用几种颜色的油墨对同一图案迭印,由此形成多种颜色的重叠,使图案的花纹五彩缤纷,这是一种精度很高的胶版印刷技术,一般很难仿制。
 
7.缩微印刷技术
 
把只能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极其微小的文字印在肉眼看似一条实线或虚线上,宣传册印刷当然,缩微文字也可印在组成图案的线条上、线条间或点上。缩微印刷既可用于一般票证,也可用于钞票或护照纸张的安全线上,以综合防伪。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正面上方有一组椭圆形图案,在其空心数码中及其周围同心圆的线条间有不同组合的缩微文字“RMB”、 “RMB 100” ;在正面右上角 “100”面额下长椭圆形图案的曲形外边线条间也有 “RMB 100’缩微文字;在百元券的背面下都有一条粗的和四条细的底线,粗线由缩微文字 “人民币”组成;细线由缩微文字“RMB 100”组成。
 
8.折光潜影
 
这是一种凹印的暗影技术,利用横竖不同的凹印线条对光倾斜、反光效应的不同,在纸张同一部位制成两种图文。当把这种图文对着光源平视时,见有一种图文,根据设计,如把纸张水平旋转45度或90 度时会显现出另一种图文。在加拿大、瑞典、捷克等国的护照上已使用了这一技术。台挂历印刷在我国此技术也已推向社会,用于各种票证。我国第五套百元券人民币(1999年版)正面有上方的椭圆形图案直视时没有文字,但对着光源平视并按上述角度旋转时,即可在椭圆形图案中显现出隐形反白的面额数字“100”,如再继续旋转该数字又变成暗红色。
 
9.隐形图像
 
利用机雕制版线条深浅的多变性,印出的图案粗看是一种图形,细看还隐藏着另外一种或多种图像,如500瑞士法郎的背面图景。也可在设计时,增加一些细微的特征图像,这些图形用肉眼观察时易产生错觉;用照相制版或激光照排仿制时,发生变形、模糊不清,使某些特征丢失。
 
10.图像混扰印刷
 
利用电子程控摄像机使被摄的图像混扰、畸变或与其他图形重叠等,使隐藏的图形必须用解码器才能识别出原图。因图形已畸变,故印品不能复印,纸盒印刷也不能用一般扫描仪复制。